首页

彩琳女王

时间:2025-05-29 04:55:51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19513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找车位、寻爱车皆可一键解决!来乌镇感受“潮”出行

据龙南市文化馆馆长李仲介绍,龙南香火龙制作十分讲究,要求形神兼具,其形象主要源于传统壁画和雕塑中的龙的形象,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、棕叶、黄竹、芦苇、特制的龙香为主,所用工艺也是龙南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。

中新教育丨第一届中国研究生“文化中国”两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收官

此外,可以配合按揉胸部的期门穴(在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),顺顺肝气;上肢舒展运动、头部两侧和后颈部的按摩也有助梳理气机。日常可选择四肢具有平肝理气功效的穴位进行按摩,易于操作。

习近平会见智利总统:中智两国始终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 合作共赢的好伙伴

“为着力构建发现、联系、培育、服务浙商工作闭环,此次上线的‘浙商名片’应用为广大浙商提供工商联、商会任职认证服务,接收用户可通过平台查看对方认证身份、申请授权联系方式,高效开展互动对接。”浙江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必须抢抓机遇 加大创新力度(我和总书记面对面)

陈家强从屋里拿了一件军大衣,裹在了身上。他介绍说,变电所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台变压器,每一台保护装置,甚至每一条供电线他都一清二楚。只见他来到了一台变电箱跟前,对变压器、断路器、隔离开关等设备依次进行检查,又看了各盘表计和信号显示情况,重点检查了设备易磨、易损部件,仔细查看声音是否有异常,零部件是否有松动。在确定设备正常后,陈家强才在本子上做了记录,等到他把所有设备巡视完,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。

看项目找投资“一键触达” 湖南首个科创企业股权融资平台上线

2月22日晚,北京人艺“镇院之宝”《茶馆》再次归来,致敬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。每轮登台,《茶馆》都会掀起“一票难求”的观演热潮。人艺经典大戏《茶馆》为何久演不衰?观众爱看的原因是什么?与《茶馆》“常四爷”相伴走过20多年的演员濮存昕,如何看待这部作品?

相关资讯
研究生招生“第一学历”歧视如何才能破除?

2023年,双方稳住战线,转入重点试探,战事逐步演变为持久消耗的韧性比拼。乌克兰动员更庞大的兵力,获得了美北约更多的军事援助,6月开启大反攻,目标旨在将战线推进至亚速海沿岸,夺回战略重镇梅利托波尔与马里乌波尔,一举切断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的陆地运输线,随后利用非对称战术遏制俄黑海舰队,海陆并进孤立克里米亚半岛。但由于俄军防守严密,经过近半年反攻,乌军在南部多条战线推进缓慢,平均只前进了不到20公里,切断俄军补给线的战略目标更是遥不可及。由于战况持久,伤亡日重,士气低落,乌军兵员短缺问题十分严峻。俄罗斯国防部长12月在国务会议上宣布,乌军伤亡已超过38万人。乌克兰虽一直没有公布伤亡具体数字,但总统泽连斯基2023年年末“考虑再征兵50万”的表态,从侧面印证了乌军的困境。进入2024年,俄乌军事对峙并无停歇之势。两国动用导弹、无人机对各自后方的城市、港口、码头、军工设施发动空袭,这也是自乌克兰年危机爆发以来,双方持续时间最长、频率最为密集的一轮相互大规模攻击,造成较大损失与人员伤亡,为本就阴云密布的俄乌局势更蒙上浓重阴影。

热门资讯